智造新時代,電驅新未來。
10月11日上午,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神龍大道55號,東風本田新能源工廠總裝車間,隨著靈悉L、燁S7兩輛東風本田新能源汽車從投產儀式主舞臺兩側駛出,東風本田新能源工廠正式投產。
這是東風本田第四座整車工廠,也是本田全球首個新能源標桿整車工廠。它專為東風Honda電動化而來。
21年前,東風本田從珠江畔來到長江邊,在武漢經開區打下了第一根樁,開始建廠、生產整車。從一輛車打天下到擁有包含十余款電動化汽車的全品類產品矩陣,東風本田滾動式發展,銷量逐年刷新,連續6年產值破千億元,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東風本田速度”。
與市場主流品牌相比,本田汽車并非風格激進的企業——主打“緊平衡”策略:市場低迷時不退縮,市場火熱時不冒進,小規模起步,快速滾動發展。
如今,隨著時間的沉淀,小步快跑的東風本田,已迎來了第四座整車工廠的正式投產。
新工廠承載東風本田電動化轉型的重要使命,已具備年產12萬輛新能源乘用車的生產能力,初期投產車型包括靈悉L、燁S7等車型,后續也將助力相關新車型的產能爬坡。
值得一提的是,每建一座新工廠,東風本田最新的汽車工業化成果便在武漢經開區落地:一工廠整體打包汽車全流程制造工藝,沖壓、焊接、涂裝、總裝再到整車檢測,工藝產線俱全;二工廠導入本田看家的動力總成技術,號稱“買發動機送車”;三工廠比照各項全球標桿,4.3秒沖壓備件,焊接自動化率100%,一輛新車下線僅需50.1秒。
如今,四工廠是東風本田有史以來數智化程度最高的工廠,利用原有工廠部分廠房建筑,大量導入了自動化、數字化等先進生產設備,且創新性地采用三維智慧生態空間、雙螺旋碳中和循環體系和一體化SMART訂單式產銷建設等設計方案。
據扉旅汽車獲悉,在自動化和智能化方面,新工廠配備400多臺機器人設備,260多臺AGV智能物流小車,導入業內先進的全方位品質自動檢測技術提高工廠自動化率,增強產品品質保障能力。同時,新工廠布置了8個工廠通用系統及5個車間專有數字化系統,實現從物流運輸到生產的全過程可追溯的數字化管理,與智能排產系統相結合,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生產精度。
眾所周知,當下是一個全面向“新”的汽車時代。近年來,中國車市電動化的加速、市場與用戶需求的快速變化,讓以燃油車為產品主力的合資品牌普遍承壓,行業進入以新能源轉型為驅動的“新合資時代”。
面對時代之變,東風本田全力向“智電”轉型。品牌與產品層面,早在去年,東風本田就已實現了包含燃油、油電混動、插電混動、純電等多元化動力形式的搭載,涵蓋了SUV、轎車、MPV全品類產品陣營,是行業中為數不多可以滿足用戶多元需求的車企,更是當下業內電動化產品最全、含“電”量最高的合資車企之一。
技術層面,東風本田依托21年電驅混動技術底蘊,早已構筑了業內第一個以 HEV、PHEV、EV 三種新能源動力,以強電智混技術品牌實現了高能與節能的融合,也為燃油向純電過渡的市場提供了“最優解”。
如今,新能源工廠的投產,也標志著東風本田“電動化、智能化”轉型邁出了跨越性的一步。
投產活動上,根據官方表述,新工廠將以自主品牌新車型“靈悉L”為開端,于2024年內投產“燁S7”,不斷擴充新能源產品矩陣,生產高品質、具備競爭力的“產品、商品”,并投放到市場。根據戰略規劃,在2030年前,東風本田將累計推出10款以上電動化產品矩陣。未來,還將推出更多智能純電產品,并不斷完善新能源品牌產品矩陣,發揮強電智混技術品牌技術優勢,在燃油車、油電混動、插電混動、純電多個領域齊頭并進。
“展望未來,我們將持續投放具有Honda獨特魅力的電動車型、圍繞電池構建全球電動化供應鏈。除此之外,我們還會通過持續升級新能源工廠中的電動車生產技術、優化工廠等舉措,促進電動車事業的發展。”
“在合資的上半場,我們敢為人先;在合資的下半場,我們當仁不讓。”在電動化、智能化浪潮涌動的新戰場,東風本田以新工廠投產為契機,進入轉型加速期,全面擁抱新能源時代,重塑新合資時代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