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插混和增程是非常重要的產品類別,憑借可油可電的特性,獲得了很多消費者的認可,成為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快速增長強有力的推動力。但是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尤其是純電車超充技術的進步,很多插混和增程車主,也逐漸發現了這些車型的弊端……

簡而言之,插混和增程車型的核心弊端,就是純電續航里程太短,且充電速率很低。很多小伙伴把插混和增程車買回家之后,本來準備滿油滿電、可油可電,結果發現還是純電最香,省錢又有質感。但是這些插混和增程的純電續航里程普遍較短,而且純電速率非常低,這就導致了如果想要更多使用純電行駛,必然要面臨頻繁充電的煩惱,尤其是在沒有家充樁和長途行駛的時候!

所以很多小伙伴準備換純電了,但是今年十一假期,就給很多純電車主好好上了一課,盡管很多純電車已經具備了高壓快充能力,甚至是4C、5C的水平,但是仍然需要等待很長時間。因為很多高速服務區充電樁充電功率跟不上,且前面還有很多車不支持800V以上高壓快充,所以該等還得等。
那么在這種情況,一種有點“變態”的產品形態就出現了,那就是大電池增程,10月份,零跑發布了搭載80度大電池、具備800V高壓快充和500公里純電續航里程的增程式電動車D19,而在11月,純電續航里程超過400公里的智己LS9也上市了,搭載66度電池,車型售價36.28萬元(頂配)。這兩款車型的出現,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打亂了很多車企的產品節奏,因為這種類型的產品,表現太全能了。

首先作為純電續航里程超過400公里,達到500公里的增程式電動車,而且還具備800V高壓快充,這意味著不管是城市通勤,還是長途行駛,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基本上都是純電行駛的,因為電池足夠大,且具備超充能力,只有到了一些充電樁被擠兌,或者充電樁分布比較少的地方,增程器才會啟動,來作為兜底動力。

這兩款車的出現,或者說這種類型的增程式電動車的出現,其實產生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比一般插混和增程的純電續航要長很多,且綜合續航沒有問題,所以這回可油可電真的沒有續航焦慮了,相比于純電車,最后的兜底動力還在,在十一、春節這種假期,或者規劃不當,找不到充電樁的情況下,比純電車要有底氣很多。

所以這種增程式電動車,可能浪費了一些電池資源,因為純電車80度電池,基本都奔著700—800公里去了,但是帶給用戶的產品體驗,卻是非常正面的,因為那些七八百公里的純電車,有一部分里程也是作為“備用”存在的。
所以這兩款車出現之后,整個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可能都要換一種思維了,純電車雖然是終極形態,但是轉換速度未必有那么快,對于很多有長途剛需的用戶來說,這種類型的車型可能更加適合。而這種大電池增程出現后,多擋插混這類車型就沒有必要的存在了,因為有了堪比純電車的大電池之后,虧電油耗就不是問題了,而且整體的成本、故障率這些,都要比多擋插混車型好很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在30萬以上級別的車型上推多擋插混就沒有什么意義了。

總而言之,零跑D19和智己LS9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種大趨勢,那就是在目前的充電條件和技術條件下,純電車和一般的插混、增程,都有明顯的續航焦慮,純電車是總續航焦慮、插混增程是純電續航焦慮。這種大電池增程,繼續弱化增程器的存在感,讓電池的主角作用更加凸顯,這也符合向電動車轉化的基本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