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覓要造車了,客觀的說。在看到這個新聞之前,我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追覓是一家什么公司。追覓的核心業(yè)務是掃地機器人,洗地機等,是以智能清潔家電作為核心主業(yè)。當然,不是說制造掃地機器人的公司不能造車,因為中國從不缺乏奇跡的出現(xiàn)。
蔚小理,零跑,小米等等現(xiàn)在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的造車新勢力,他們的創(chuàng)始人或者原先的主業(yè)也都不是造車的。但是大部分造車新勢力都是10年前誕生的。在2025年這個時間節(jié)點,追覓選擇造車,風險和難度,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

【規(guī)模無法實現(xiàn),追覓被迫定位超豪華旗艦!】
追覓汽車目前規(guī)劃了兩款車型,均定位超豪華級別,計劃于 2027 年上市,一款是對標布加迪威龍的純電轎跑,另一款是對標的超奢旗艦 SUV。目標不可謂不低!但是客觀的想想,新車定位超豪華旗艦,是無奈的選擇。
因為如果追求規(guī)模,那么肯定無法與比亞迪,吉利,這些已經(jīng)成熟,并且可以控制上下游產(chǎn)業(yè)鏈的大品牌競爭。哪怕是30~50萬元的價格帶,也有問界,蔚來,理想等等強敵。
所以追覓不得不選擇避開這些強大的競爭對手,選擇小眾賽道,那么留給追覓的賽道,就只有超豪華級別了。因為目前中國品牌的豪華車,最高也就是100萬元這個級別,還到不了,賓利,動輒500~1000萬這個級別。

【偏見無法扭轉,追覓被迫德國生產(chǎn)!】
國產(chǎn)新勢力中,也不乏豪華純電品牌。但成功者屈指可數(shù)。前途汽車曾經(jīng)打造了新勢力中第一個超跑。高合汽車也憑借超豪華的定位,有過短暫的成功。但是他們都沒有能夠長遠的走下去。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消費者很難接受一個全新的,沒有任何歷史底蘊和技術積累的超豪華品牌。
所以在這樣的偏見下,中國明明具有最完善的電動車產(chǎn)業(yè)鏈和更低的成本。卻沒有新勢力超豪華新能源汽車適合生存的土壤,所以追覓還是不得不選擇將汽車生產(chǎn)放在德國!而德國作為全球汽車工業(yè)的核心腹地,其汽車制造工藝、技術標準在全球范圍內(nèi)都極具認可度,是高端汽車品牌的聚集地。有了德國制造“鍍金”,追覓或許可以快速提升品牌在超豪華賽道的認可度。
當然在德國生產(chǎn),也有避開歐洲市場的關稅壁壘,避免整車出口可能面臨的高額稅費和貿(mào)易限制的考慮。以及在目前中國市場極度內(nèi)卷的前提下,追覓作為新勢力也很難再獲得生產(chǎn)資質(zhì)。如果國內(nèi)生產(chǎn)的話,大概率也會選擇找第三方代工。所以綜合考慮,追覓把生產(chǎn)放在了德國。

【中國新勢力的成功模式,追覓不得不全部放棄!】
中國新勢力汽車的發(fā)展,可以說吃盡了時代紅利,政策紅利,市場紅利,缺一不可。所以中國市場才能誕生這么多造車新勢力,而且目前還普遍活的不錯。
但是海外市場,除了特斯拉一家之外,其他都還在生死線上掙扎,美國的Rivian原先定位也比較高端,現(xiàn)在慢慢走親民路線,學習特斯拉。Lucid Motors聚焦高端豪華電動賽道,但到現(xiàn)在也沒有能夠真正盈利。法拉第未來的新車交付,每個月也就是個位數(shù),一臺車一臺車的手工生產(chǎn)。
而歐洲的造車新勢力公司Rimac,Sono Motors等等也是各有各的問題,難以形成氣候!歸根到底,是因為海外汽車市場相對成熟,新勢力公司也很難突破現(xiàn)有品牌和造車體系的限制,只能是選擇特別小眾的領域艱難的生存。
因為追覓不會選擇在中國生產(chǎn),定位又是超豪華品牌,所以中國新勢力的成功模式,對追覓沒有任何參考意義。追覓也不得不放棄這些成功經(jīng)驗,選擇一條全新的,前人沒有走過的路。

【追覓造車,有著各種各樣的無奈!】
從消費電子到汽車制造,這看似跨界創(chuàng)新的一步,在許多人看來更像是一場風險極高的豪賭,甚至有人預言,這可能會成為汽車界最大的笑話。
追覓在智能算法和運動控制領域的技術積累,確實為其造車提供了一絲想象空間。這些在掃地機器人上驗證過的能力,理論上能為智能駕駛和底盤控制提供一定支撐,但這遠不足以填補消費電子與汽車制造之間的巨大鴻溝。汽車是集機械工程、電子電控、三電系統(tǒng)、車身安全等多領域技術于一體的復雜工業(yè)品,其技術復雜度、安全標準和研發(fā)周期,都是掃地機器人這類家電產(chǎn)品無法比擬的。

盡管追覓已組建近千人的造車團隊,但在造車新勢力中僅屬中等規(guī)模,且汽車行業(yè)核心人才的培養(yǎng)和磨合需要時間。關鍵在于,這支團隊能否整合汽車制造全產(chǎn)業(yè)鏈的資源,應對從供應商管理到質(zhì)量控制的一系列全新課題 —— 這些都是消費電子行業(yè)從未遇到過的復雜考驗。
更值得警惕的是市場定位的錯位。超豪華 SUV 市場容量本就有限,消費者對品牌歷史、技術實力和服務體系的要求極為苛刻。追覓選擇在這個紅海賽道切入,既要與傳統(tǒng)豪華品牌競爭,又要面對其他造車新勢力的擠壓,而其 2027 年才計劃上市首款 SUV 的時間節(jié)點,意味著屆時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留給追覓的生存空間可能已所剩無幾。
你看好追覓造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