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新能源普及者,比亞迪或將很快迎來新的標簽:智駕普及者。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今年最后一期新車申報目錄,比亞迪多款新車在列。除了仰望U7、方程豹鈦3、騰勢N9無人機版等全新車型之外,包括新款海鷗、新款海豚、海獅05、海獅07、海豹05、新款秦PLUS等多款改款新車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從各款新車的申報信息來看,新款海鷗、新款海豚、新款秦PLUS等比亞迪品牌改款新車均將提供“選裝內后視鏡安裝底座”。這一配置事實上就意味著這些車型都將搭載“三目視覺硬件智駕方案”,可通過全車多處環視攝像頭實現純視覺智駕。
我們也從相關渠道了解到,包括海豹05、海豹06、海豚、海獅07等新款車型的智駕版本,均有望在明年一季度內陸續投放市場。而根據杰蘭路整理,除了海洋網的改款海鷗、海豚、海豹、海獅等系列產品之外,王朝網的秦PLUS、元UP,以及漢唐家族等車型,也都將搭載三目視覺硬件方案。

這也就意味著,經歷了“油電同價”“電比油低”的改款策略之后,明年比亞迪品牌熱門車型的改款方向將主要圍繞智駕展開。從明年一季度開始,比亞迪或將以矩陣式的改款陣容,推動智駕在主流消費市場的普及。
此前,比亞迪海洋網總經理張卓曾經在接受媒體訪談時表示,希望在2-3年內在15萬元左右甚至15萬以下車型中全面實現標配比亞迪自產自銷的智駕系統。如今看來,2025年,很有可能就是比亞迪智駕大規模普及的關鍵之年。
作為比亞迪的純視覺智駕路線方案,三目硬件視覺方案顧名思義,也就是通過三個攝像頭覆蓋不同范圍的場景,相比于單目和雙目攝像頭方案而言,三目硬件方案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和更高的識別精準度。

最重要的是,相比于激光雷達方案而言,不依賴于激光雷達的純視覺方案硬件成本會更低。成本,往往是一項科技技術普及和推廣之前最重要的一個前提。
為了降低成本,提高自身的綜合競爭優勢,目前包括小鵬汽車、蔚來汽車第二品牌樂道都已經采用了純視覺智駕方案。其中,小鵬P7+作為小鵬汽車首款采用AI鷹眼視覺方案的車型,小鵬P7+的AI智駕可做到不依賴于高精地圖和激光雷達,并且能用一套軟件適配全車系。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上市僅四周的小鵬P7+交付量已經突破1萬臺,并在一個月內進行了三次擴產。通過小鵬P7+,小鵬汽車顯然已經打響了純視覺方案的第一槍。

據小鵬汽車表示,小鵬P7+以及后續車型將不再區分Max和Pro版本,均將全系標配AI智駕。除了小鵬之外,此前廣汽埃安推出的第二代AION V以及AION RT,均支持高速和無圖城市領航輔助,雖然該智駕方案并非純視覺,而是依托于激光雷達實現,但第二代AION V和AION RT的價格也來到了15萬級別的主流價位區間。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搭載了華為乾崑智駕ADS SE版本的深藍S07,售價也來到了15萬級別。樂道L60 Baas版本價格14.99萬元起步,標配了30個感知硬件,可實現高速NOA和全場景領航輔助NOA,為了提高新車競爭力,官方也給出了5年全場景領航輔助NOA免費使用權。

最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在今年10月份的特斯拉發布會上,特斯的無人駕駛出租車Cybercab可實現完全自動駕駛。而據馬斯克介紹,Cybercab車輛成本將低于3萬美元。雖然這一技術的大規模量產商用還需要一定周期,但這也引起了外界對于特斯拉推動自動駕駛車型進入主流市場的期待和看好。
可見,無論是激光雷達還是純視覺方案,都只是一種手段。從最終目的來看,推動高階智駕體驗的普及和平權,占領主流市場,已經越來越成為各頭部車企圍繞智能駕駛下一階段競爭的共識。

在這一背景下,作為新能源市場斷崖式領先的存在,比亞迪顯然亟需補齊短板,提高自己的高階智駕競爭力,以此保證自己在主流消費市場的影響力。
而今年以來,比亞迪已經圍繞智駕領域進行了多元化的布局。比如,方程豹已經和華為簽署了深度戰略合作協議,首款搭載華為乾崑智駕ADS3.0智駕方案的硬派越野SUV方程豹豹8已經迎來上市,該車可實現從“車位到車位”的全場景貫通。
而除了與華為的戰略合作,在今年之前,比亞迪還與地平線、Momenta、百度、英偉達、博世等供應商進行了戰略合作。

產品層面,今年以來,部分中高端以及高端車型也先后搭載了比亞迪自研的“天神之眼”智駕方案。圍繞自研自造,比亞迪更是在今年年中先后成立了天璇、天狼兩個智駕團隊。前者負責高階方案,后者面向中低階方案。
為了提高研發效率,10月份,兩個團隊完成了整合。而這一資源整合的動作,也被外界視為比亞迪沖刺智駕自研量產的信號。雖然現階段比亞迪的智駕表現還算不上優秀,但可以相信的是,在規模化帶來的供應鏈議價權,以及新能源上半場的巨量口碑基礎上,伴隨著比亞迪不斷補強智駕能力,比亞迪還將在新能源市場上構建新的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