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8 日消息,上半年,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展現出較強韌性,呈現出穩增長、穩出口、增利潤的特點。
上半年,規模以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11.1%,高于同期工業增加值增速 4.7 個百分點;1-5 月,實現利潤總額 2162 億元,同比增長 11.9%。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呈現出穩增長、增效能、強能力的特點。1-5 月,軟件業務收入 55788 億元,同比增長 11.2%;實現利潤總額 6721 億元,同比增長 12.8%。
云計算、大數據服務共實現收入 5855 億元,同比增長 11.2%。
硬件生態建設方面,標桿產品密集突破,上半年國內多家企業發布具有“全球首款”性質的關鍵產品,覆蓋安全芯片、高端處理器、智能終端設備、AI 一體機等高增長領域。新技術釋放消費潛力,國內廠商研發的 AI 手機、AI 電腦、AI 眼鏡等人工智能終端已超百款,不斷激發多樣化、差異化消費能力。比如,今年“618”期間,京東平臺 AI 眼鏡的成交量同比增長 7 倍。標準體系穩步推進,開源指令集標準研制加快,上半年相關行業組織啟動 14 項、在研 20 項標準,人工智能終端智能化分級系列國家標準研制工作啟動,為生態健康有序發展提供關鍵支撐。
軟件創新發展方面,開源體系建設不斷完善,Deepseek“以軟補硬”“開源傳播”“生態優先”的創新模式有效激發了行業開源創新氛圍,多家科技企業推出一批開源軟件成果,比如,倉頡編程語言、星環車載操作系統、文心大模型等加速發展。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自動駕駛等領域的開源社區加快建設。開源鴻蒙生態加速演進,截至 6 月底,搭載開源鴻蒙操作系統的產品種類超 1200 款,總量超 11.9 億臺,開發者超 720 萬,上架應用與元服務數量超 2.5 萬個,生態伙伴超 450 家。智算云服務能力持續提升,面向全國 6 個算力和云計算產業發展較好的省份開展智算云服務試點,遴選 8 家試點單位發揮先行示范作用,為大模型企業做好智算資源供給,降低中小企業、創新團隊應用算力門檻。
下一步,工信部將著力推動電子信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推進 2025 年度視聽系統典型案例征集,加強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和服務、智能體育典型案例宣傳與推廣,促進消費電子產品穩優勢、育新機。推動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進一步提質增效,組織開展“人工智能 + 軟件”行動,加速軟件智能化進程。聚力打造優質開源項目,深入推進以貢獻為導向的開源人才評價,營造更具吸引力、包容性和創造力的開源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