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智行的“第五界”,也可能是“最后一界”——尚界,要來了。
作為上汽新能源轉型的重要戰略性布局,尚界首款車直接瞄準15-25萬元這個主流消費市場,并主打年輕化、智能化標簽。
尚界到來之前,上汽集團因在新能源轉型相對較慢、中國汽車市場持續內卷的內憂外患下,2024年營收同比下降15.73%,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88.19%,扣非凈利更是同比下降153.85%。
在此背景下,上汽與華為深度合作的尚界自然成為行業焦點。

7月14日上午尚界H5外觀首次網絡亮相,一并帶出將推出純電版和增程版的信息,余承東則在微博同步預告該車將搭載HUAWEI ADS 4;7月16日尚界汽車微信公眾號發布,“尚界”品牌首款車型尚界H5將于9月與大家見面。
15-25萬元價格區間+主流年輕市場+華為高階智駕+上汽制造,如此多因素疊加之下,尚界帶來的想象空間極大。
二級市場方面,上汽集團股價在7月14日開盤后走持續呈45°上揚,日內最高漲幅達到6.4%。
尚界問世,對華為來說是鴻蒙智行的錦上添花,將填補其在中端價格帶的空白;對上汽來說,或是扭轉頹勢,加速新能源轉型的關鍵“引擎”。
尚界之前 上汽已迷失
作為中國汽車行業的龍頭企業,上汽集團憑借深厚的技術積淀、強大的供應鏈體系、龐大的渠道布局、過硬的品質把控,長期穩居行業前列。
2024年,上汽集團實現批發銷量401.3萬輛,終端交付量463.9萬輛的成績。其中,自主品牌占比達到60%;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136.8萬輛,同比增長近30%,創歷史新高。海外市場零售銷量達到108.2萬輛,同比增長2.6%。
然而,雖然在銷量方面上汽集團依舊名列前茅,但在新能源轉型相對較慢、中國汽車市場持續內卷的內憂外患下,其營收和利潤令人堪憂。
根據上汽集團2024年財報,其全年營收為6275.9億元,較2023年的7447.05億元同比下降15.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66億元,同比大幅下降88.19%;扣非凈利潤虧損54.09億元,同比下降153.85%。

可以說,在尚界出現之前,上汽的處境實際上已經非常尷尬。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上汽旗下自主品牌均在以不同速度的向前推進。但是,跑得最早的榮威依舊沒有進入主流新能源品牌隊列;被寄予厚望、承載品牌向上的智己始終叫好不叫座;本應該走量的飛凡一度傳出將被兼并;名爵則并沒有全力主攻新能源市場,而是兩邊都在兼顧。
燃油車方面,過去的合資現金奶牛們如今過的都不怎么樣,新能源汽車的侵襲,令他們能守住此前的基盤已實屬不易,更不用說擴大份額。此外,在持續價格戰之下,合資們只能不斷犧牲利潤以保銷量,因此,利潤貢獻度急劇下降。
如此,自主品牌整體銷量雖超過合資品牌,但無任何品牌能撐起“新上汽”的門面;合資品牌沒有跟上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步伐,呈現著節節敗退的態勢,過去的銷量、利潤擔當,如今成為了上汽集團的“拖油瓶”。
前進不了,原有陣地又守不住,在新能源浪潮突襲之下、傳統車企需要轉型的關鍵時刻,上汽似乎迷失了。
用一句俗語來形容,頭轉過去,身子沒轉過去。
尚界將至 于雙方皆正當時
在經歷了2024年的谷底后,上汽集團痛定思痛,在2025年接連做出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
年初的“大乘用車一體化”改革,將旗下榮威、名爵、飛凡等自主品牌整合至統一作戰體系。上汽總裁賈健旭親自掛帥大乘用車板塊執管會主席,推行“一個目標、一個預算、一張表”的管理模式,旨在全鏈條打通產品定義、開發、生產和銷售,提升組織效率與市場反應速度。
春節后,上汽集團又實施了涉及63位中高層干部的人事任免,形成了上汽大乘用車板塊的全新組織架構。此次人員大換防采取全員競聘模式,主要面向公司中高管理層,一批“能打仗”的年輕骨干被委以重任,干部選拔不再唯資歷論,而是以結果為導向。
同時,大乘用車板塊整合了原飛凡、榮威、名爵各自獨立的營銷部門,設立國內營銷部和海外營銷部,國內營銷部還分設榮威飛凡品牌事業部和名爵品牌事業部。
從這一系列的大動作來看,上汽是真急了。
然而,從收效的角度來看,這些大動作的見效,需要較長的時間過程,并不能馬上扭轉目前上汽的頹勢。
此時,擁有華為光環加持的尚界,無疑將是立竿見影的奇兵。

從此前信息來看,尚界首款車將主攻15-25萬元價位區間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這一價位區間覆蓋了家庭用戶、年輕白領等多維核心消費群體,范圍很大。
同時,他們對車輛的需求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屬于“既要又要還要人群”。
他們既追求車輛的實用性和性價比,又對新興的智能科技配置有著較高的關注度,還對品牌價值和產品品質有一定要求。
華為和上汽的強強聯合、優勢疊加,加上15-25萬元價位區間,剛好可以滿足他們的全方位需求。
另一方面,鴻蒙智行此前推出的問界、智界、享界、尊界等品牌,主要聚焦于25萬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場,尚界的出現,不但不會出現同族相殘的局面,反而填補了鴻蒙智行在25萬元以下主流新能源市場的空白。
也就是說,尚界H5正式上市后,與其智艙智駕能力一樣的車比它貴;與它價位相當的車,智艙智駕能力以及產品品控等,均不如它。
在為自己定下2025年100萬輛目標、上半年銷量僅為21.5萬輛的情況下,鴻蒙智行此時同樣亟需尚界爆量,助其完成目標。
那么,尚界H5或將成為9月之后鴻蒙智行和上汽集團共同全力首推的車型。
尚界入局 點燃上汽投資價值
從2024年11月媒體報道上汽集團正與華為進行合作接觸,到2025年1月上汽集團密集申請注冊了“尚界”“上汽尚界”等多枚商標,再到4月在鴻蒙智行新品發布會上尚界品牌正式亮相,以及其首款車即將在9月發布,整個過程僅歷時十個月。
如此速度,既展現了上汽要把尚界做好的決心,也為資本市場注入了新的信心。
上汽集團A股股價自2018年3月創出歷史新高后,便開啟長期下跌之路。
雖然2024年整體上漲了57.75%,但僅由于11月和12月出現連續大幅反彈所致,1-10月其股價累計跌了2.2%。
進入2025年,上汽集團股價繼續下跌,4月7日甚至回調至每股13.92元,相比2024年12月31日每股21.04元的收盤價下跌了33.84%。
隨著尚界品牌在4月的鴻蒙智行新品發布會上正式亮相,上汽集團股價開始正式反攻,自4月8日開啟反轉式上漲至7月23日收盤,其股價累計上漲27.87%至每股17.80元。

華為汽車概念一直是A股市場的熱點,參考此前賽力斯、江淮汽車等,都因與華為推出各自的“界”而股價大幅上漲。
進入7月,也就是臨近尚界揭開面紗之際,上汽集團股價呈現出明顯的階梯式上漲跡象,成交量亦有所放大。
在雪球平臺,此前很長一段時間,投資者時常用“上汽不接下氣”來形容上汽集團的股價走勢。
近期,不少投資者開始對尚界H5上市后的銷量表示出很強的信心,有投資者甚至表示,雖然大定量可能達不到小米的28萬輛,但10萬輛還是非常有可能的。
由此可見,尚界的推出,大幅提升了上汽集團的市場熱度,這種熱度有望在尚界H5上市前后延續。
從中長期看,尚界首款車型如若成功,將明顯改善上汽的基本面,新增銷量的貢獻、財務數據的修復,以及品牌形象的提升,將持續增強投資者的信心,推動其估值上行。

來源:同花順iNews
機構關注度方面,今年1月1日,有包括摩根大通、摩根史丹利、高盛、華夏基金、易方達、中金證券、中信證券、中糧資本、泰康資本等61家機構投資者對上汽集團進行了調研。
近六個月累計共14家機構發布了上汽集團的研究報告,預測2025年最高目標價為24.34元,最低目標價為19.00元,平均為22.54元;預測2025年凈利潤最高為124.05億元,最低為74.91億元,均值為105.91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535.57%。
評級方面,8家機構給出“買入”,3家機構給出“增持”,2家機構給出“推薦”,1家機構給出“跑贏行業”。
上汽集團的股民,或將迎來久違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