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消息,據英國《金融時報》最新報道,OpenAI正準備投資腦機接口創企Merge Labs,要和馬斯克正面“硬剛”。

該創企計劃以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10.2億元)的估值,共融資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9億元)。
知情人士透露,OpenAI聯合創始人兼CEO薩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很支持該項目,并計劃擔任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
一、估值85億美元,Merge Labs獲阿爾特曼青睞
據三位直接了解相關計劃的人士透露,這家名為Merge Labs的新公司正以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10.2億元)的估值籌集新資金,其中大部分新資本預計將來自OpenAI的風險投資團隊。
該公司計劃從OpenAI和其他投資者那里共籌集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9億元),不過相關談判尚處于早期階段,據報道,阿爾特曼不會以個人身份進行投資。
他們補充說,阿爾特曼將聯合創辦MergeLabs,但不會在這個新項目中擔任日常管理職務。
Merge是眾多年輕公司中的一員,這些公司希望利用AI領域的最新進展,打造更實用的腦機接口。
其名稱“Merge”源于硅谷許多人所說的“融合”,即人類與機器融為一體的時刻。
其中兩位知情人士透露,阿爾特曼很支持這筆投資,并將與聯合創辦加密貨幣公司Worldcoin的亞歷克斯·布拉尼亞(Alex Blania)一起助力該項目的啟動。
Worldcoin核心思想是創建一個全球性的數字身份和金融網絡,主要通過虹膜掃描生成數字身份。
阿爾特曼還投資了其他一些與OpenAI相關的市場領域的公司,如核裂變公司Oklo和核聚變項目Helion。
阿爾特曼在2017年就這一主題寫過一篇長篇博客,推測這一時刻最早可能在2025年到來。今年6月11日,他在另一篇博客文章中提到,由于最近的技術進步,我們可能很快就會擁有“高帶寬腦機接口”。

這家新公司將與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于2016年創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直接競爭,Neuralink旨在將大腦直接與計算機連接起來。
二、曾經的聯合創始人,如今的頭號競爭對手
馬斯克和阿爾特曼曾聯合創辦OpenAI,但馬斯克在2018年與阿爾特曼發生沖突后退出了董事會,此后兩人在追求AI的過程中成為了激烈的競爭對手。
后來,馬斯克于2023年推出了自己的AI初創公司xAI,并一直在法庭上試圖阻止OpenAI從非營利組織轉型。馬斯克捐贈了大量初始資金,助力OpenAI起步。
如今,Neuralink在所謂的腦機接口公司中處于領先地位,而Precision Neuroscience和Synchron等多家腦機接口初創公司也在競相追趕。
Neuralink今年早些時候以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46.1億元)的估值籌集了6.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6.7億元),其投資者包括Sequoia Capital、Thrive Capital和Vy Capital,阿爾特曼此前也曾投資過Neuralink。
結語:腦機接口技術或將迎來更廣泛落地
腦植入技術已有數十年歷史,但近年來AI以及用于收集大腦信號的電子元件方面取得的技術飛躍,讓這項技術有望變得更具實際用途。
此前智東西曾報道,蘋果5月推出了全新腦機接口人機交互設備(BCI HID)協議,腦信號成為蘋果設備的原聲輸入信號之一。Neuralink的持續融資與阿爾特曼的押注,也證明了資本市場對于腦機接口技術的看好。
腦機接口得到更廣泛落地應用的未來或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