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近三成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9.1萬輛和259.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3.3%和14.7%。1-7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23.5萬輛和1,826.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7%和12%。
新能源汽車方面,7月產銷分別完成124.3萬輛和126.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6.3%和27.4%。1-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23.2萬輛和82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9.2%和38.5%。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5%。
2.工信部公示新能源汽車補貼

工信部官網公示了2016-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審核終審和2021-2022年度補助資金預撥情況。2021-2022年度將預撥補貼16,789萬元,涉及10個省市的19家企業,陜西、深圳和上海三個省市獲得的補貼金額較高,均超過3,000萬元。這三個省市也是2021-2022年度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量較高的省市。
比亞迪成為獲得補貼最多的企業,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陜西)和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深圳)分別獲得3,791萬元和3,556萬元;(上海)有限公司獲得3,015萬元,在車企中排名第二。值得關注的是,2021-2022年度的補貼中仍以傳統車企為主,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大通等合資車企也獲得了百萬元級別的補貼。造車新勢力僅有零跑汽車出現在此次預撥資金表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2021-2022年度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推廣仍以傳統車企為主。
3.廣汽埃安與華為“再續前緣”

時隔兩年,曾被按下“暫停鍵”的廣汽與華為合作迎來轉折。多家媒體報道,廣汽埃安計劃對華望汽車進行股權投資,持股比例不超過30%。華望汽車技術有限公司由廣汽集團投資15億元設立,旨在創建獨立高端汽車新品牌,主要面向30萬元級高端市場。
華望汽車作為廣汽集團與華為戰略合作的重要載體,將打造創新產品,首款車型預計于2026年面世。據爆料,廣汽集團與華為合作打造的華望汽車目前規劃了一款轎車和一款SUV車型,動力形式包括純電和增程。兩款新車的風格接近目前20萬以上市場熱度最高的品牌,但定位可能更高端。
4.特斯拉Model 3長續航版開售

特斯拉當前續航最強的車型——長續航后輪驅動版車型開售,官方指導價26.95萬元起,擁有830公里續航,百公里加速5.2秒。Model 3高性能全輪驅動版也一同上線,CLTC續航從623km調整至647km,售價33.95萬元。至此,Model 3在售的4款車型均已完成續航升級。
銷售權益方面,用戶在2025年8月31日(含)前下單,可享8,000元車漆選裝禮金;經特斯拉車主引薦可享三種特享充電權益;另有1,299元起智能輔助駕駛限時轉移、5年0息及8,000元限時保險補貼。
5.東風風神L8預售12.99萬起

開啟了預售,4款配置的預售價格區間為12.99-14.99萬元。作為一款緊湊型插電混動SUV,以不到15萬的價格將“冰箱彩電大沙發”配齊,還有L2級別輔助駕駛、無感支付等智能化手段。
尺寸方面,車長4762mm,軸距2825mm,采用5座布局。動力搭載東風馬赫電混系統,全系標配1.5T發動機,并配備4擋DHT變速箱。續航方面,搭載30.3kWh的磷酸鐵鋰電池,最大純電續航里程185km,綜合續航可達2,245公里。
6.五菱、華為確定合作

近日,上汽通用五菱技術高管在一場媒體活動上正式確認了與華為的合作成果:“將在今年內帶著車、帶著產品和大家見面。”據悉,五菱和華為在此次合作上大概率會采用Hi模式,而不是簡單的零部件合作模式。由此,鴻蒙智行的Hi模式合作企業也將從僅有阿維塔這一家企業,擴展到兩家。
上汽通用五菱和華為的合作在幾個月前曾有相關的傳言。此前有媒體報道稱,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寶駿品牌將于2025年底推出一款搭載華為ADS高階智駕系統的全新SUV,售價15萬元,直接殺入主流家用車市場,將華為激光雷達智駕方案拉入20萬元內區間。
7.雷軍發起小米YU7版本更名投票

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社交平臺接連發文,圍繞小米YU7標準版的命名展開討論。雷軍先是發文提到,小米YU7標準版配置強勁,僅續航就達835公里,超越競品的Pro版或Max版,絕非“丐版”,并向網友征求意見是否將其改名為Pro或Max版。
隨后,他進一步解釋,標準版雖常被誤認為入門版或丐版,但實際配置實力雄厚,除835公里續航外,還搭載700 Tops算力的Thor芯片和激光雷達等,性能不遜色于競品的Pro版和Max版,并發起了版本更名投票征集意見。截至發稿,多數人贊成“低調一些,繼續叫標準版”,而少數人則贊成:“對齊競品,直接叫Pro或Max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