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新奢智電中型SUV”之稱的星途ET5,于11月13日正式開啟預售,15.99-17.49萬元的預售限時權益價,在該細分市場而言無疑是相當吸引眼球。在當下各大品牌都在爭奪有利位置的15-20萬中型SUV市場,星途ET5的入場究竟是一次小心翼翼的跟隨,還是一股足以攪動現有格局的力量?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看清這片戰場的真實面貌。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15-20萬中型SUV市場可以呈現出中國汽車工業內卷程度的一個縮影,它早已演變為一場技術路線、智能水平和用戶價值感知的全方位較量。在這里,消費者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多元選擇。技術路線上,純電、插電混動和增程式電動三足鼎立,滿足著不同用戶對于續航、補能和用車成本的不同考量。智能座艙和高級別輔助駕駛,也從過去高端車型的專屬奢侈品,飛速下放,成為了這個價位段消費者考量的核心要素。
更重要的是,消費者的價值觀也變了,他們不再盲目為品牌溢價買單,而是變得更加精明和務實,他們追求的是“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的實在價值,渴望用有限的預算獲得越級的體驗。這種消費心態的轉變,徹底重塑了這個市場的游戲規則。
在這樣的規則下,現有的各位“優等生”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在插混領域,比亞迪宋L DM-i無疑是一座需要仰望的高山,其賴以成名的DM-i超級混動系統,以極高的效率和成熟的可靠性,精準地擊中了用戶對于低油耗和長續航的核心痛點,構建了強大的技術護城河。
而在與ET5更為直接的增程賽道,深藍S7和零跑C11等選手則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它們不約而同地強調“純電體驗”,通過搭載大容量電池,提供CLTC工況下超過200公里,甚至達到300公里的純電續航里程,讓用戶在日常通勤中幾乎可以完全當做純電動車來使用,極大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時,它們在智能化上也積極布局,無論是搭載成熟的華為智駕系統,還是提供激光雷達的選裝,都在試圖以高性價比的方式,向用戶傳遞一個明確的信號:高端科技,并非遙不可及。

面對這些早已站穩腳跟且實力強悍的對手,作為后來者的星途ET5,選擇了目前市場接受度極高的增程路線,但其聰明之處在于搭載了一臺1.5T增程器,這相較于市場上常見的小排量自吸增程器,在高速巡航、極端天氣等工況下的動力穩定性和發電效率上理論上更具優勢,再配合1310公里的綜合續航里程,既解決了里程焦慮,也力求提供更穩健的能源體驗。
然而,星途ET5真正的“殺手锏”,無疑是它全球首發搭載的、基于地平線征程6P芯片的700輔助駕駛系統。這步棋,直接指向了未來競爭的核心——智能駕駛。當大部分同級對手還在基于上一代芯片平臺進行優化,或者將高端智駕作為高配或選裝時,星途ET5選擇將下一代的技術硬件直接帶入15萬級市場。

這意味著,它不僅僅是在參與當前的競爭,更是在試圖定義下一代主流智能SUV的智駕門檻。這種在核心技術上的超前押注,是一種典型的“降維打擊”思路,試圖在對手最具優勢的戰場之外,開辟一個全新的技術高地。此外,其中軸對稱設計的三屏布局,也體現了它在人機交互體驗上尋求差異化的思考,力圖在科技感和設計美學之間找到自己的平衡點。
星途ET5的入場,體現出“科技平權”運動的進一步深化。以往高階智駕芯片和方案通常是30萬元以上車型的專屬,而星途ET5的實踐,極大地加速了頂級智駕硬件向主流消費市場的普及進程。這會給整個行業帶來巨大的連鎖反應,競爭對手們將不得不重新評估自己的產品規劃,思考是否要跟進、何時跟進,從而可能引發一輪新的智駕軍備競賽。
同時,它還代表著傳統車企巨頭在智能化轉型浪潮中的一種全新作戰模式。它不再是封閉的自研,也不是完全的依賴外部供應商,而是像星途這樣,依托奇瑞集團的整車研發、制造和供應鏈整合能力,與像地平線這樣的中國頂尖科技公司進行深度綁定和協同創新。這種“強強聯合”的開放式合作,能夠快速彌補傳統車企在尖端軟件和算法上的短板,極大地縮短研發周期,使得它們能夠以更快的速度,推出具備前沿科技競爭力的產品。

星途品牌所倡導的“科技新豪華”理念,如今通過ET5這款產品也進行了一次集中的表達。在當下,豪華的定義正在被多元化解構,有的品牌強調歷史底蘊,有的營造社區生態。而星途ET5則清晰地告訴市場:我的豪華,來自于領先的、可感知的科技體驗。這種嘗試,為傳統車企旗下的高端品牌如何實現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提供了一條值得關注的路徑——即不盲目追隨新勢力的模式,而是立足于自身優勢,將“科技”作為品牌向上的核心驅動力。
汽車網評:當然,最終的答案仍需市場來書寫。獵鷹700系統的實際表現能否兌現其硬件承諾, “科技新豪華”的理念能否真正打動日益挑剔的用戶,這些都是星途ET5需要接受的嚴峻考驗。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到來,為15-20萬的中型SUV市場投下了一顆分量十足的“深水炸彈”。它加劇了競爭,抬高了標桿,更逼迫所有參與者必須拿出更具誠意和創新的技術來回應用戶。這場好戲,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