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終于明白當初為什么連你都勸我選格瑞維亞了!”
周二的時候,結交多年的死黨發來這樣沒頭沒尾的一句話。不過筆者一眼就讀出其反省的意味,因為就在三個月前,其還在閑聊期間吐槽:家里想增購一臺“大車”,但“老頭子卻非要買個一汽豐田的MPV”。
而他本人,卻一直想體驗下“智駕”的樂趣。所以,家里商量買什么車期間,曾極力爭取弄個“國產品牌中大型新能源智能SUV”。要不然,至少“也得是個配‘智駕系統’的MPV。”

圖|坦率地講,智能駕駛輔助功能對于沒機會上手的朋友,也許頗有吸引力,但接觸過了也就那樣。現有的技術,遠未到能夠安全放手駕駛的程度,只是輔助而已
當時,這位小老弟幾乎問遍了身邊一圈人,包括我這個車圈從業者,顯然想尋求一些“社交輿論”層面上的支持。只是未曾料到筆者居然支持他家老爸的意見。
當然那事情鬧到最后,仍舊是個胳膊拗不過大腿的結果——本著誰出錢誰有最終決定權的原則,事情以小老弟苦著臉“喜提”格瑞維亞一臺收的場。
然而后來的使用經歷,證明了他家老頭子的選擇,是務實而且正確的。
之所以會有上面那句感嘆,乃是因通過最近兩個月的實際使用,特別是國慶長假期間載著一家六口進行了一次超過兩千公里的自駕遠行后,小老弟原本的觀點,遭到徹徹底底的扭轉。

圖|家里掏買車錢的長輩,對MPV使用場景一般如此期待
“我現在感覺啊,裝人這個事情,就是得專業的車來干。”小老弟得出如下結論。
一款專業“裝人”的車
作為日系MPV的代表作,格瑞維亞在國內市場具有標桿地位。
車長5175毫米、軸距達到3060毫米,采用2+2+3座椅布局。由于良好的內部設計與合理的布局規劃,格瑞維亞在滿載7人時,仍能保證每位乘員的舒適性。
網上蹭有人搞過極端測試,安排全車七座均為身高超過一米八的壯漢。而當時的測試結果證明,其實際乘坐體驗仍能就是“可以的”——車上不但坐得開,每個人起碼都能伸伸腿,基礎的舒適性是達標的。

以友人的經驗而言,其十一長假期間全車載了六人,除去前排他們夫妻兩口子,兩個小孩坐在中排,至于家里兩位老人則安排在第三排。前排稍微向后調整、中排居中,然后一車人都能舒舒服服,連續乘坐五六個小時仍不感疲勞,全程一路都“嘻嘻哈哈”的。
更為重要的是,由于格瑞維亞的尾艙采用了下沉式設計,即使滿員狀態,仍比常規MPV可以多帶兩到三個旅行箱。極端情況下,在第三排座位展開時,其座椅支撐結構內仍能塞進兩個中等尺寸的背包。

圖|第三排座椅展開狀態,座椅底部還能收納
即使成員滿載,也似某些競品那樣會犧牲行李容量。當然,格瑞維亞的能力,還不止于此。
其獨特車尾艙的下沉式設計,并不僅僅提升行李攜帶空間,另一個用途是完全收納第三排座位。
只要簡單拉動座位椅背上的卡筍,第三排座椅即可按比例放倒。又因為放倒后完全收納入尾艙下沉空間,在前移中排座椅后,車輛后部可以獲得一個最大深度達1.85米、寬度超過1.4米的純平空間。
如此寬敞的內部空間,足以放下雙人沙發、書櫥等中等尺寸的家具。
但貨物裝運對于這款車型定位的家庭、商務用戶而言畢竟只是臨時客串,其更大的意義仍舊在于運人——最大化乘員舒適性。

圖|第三排座椅收起狀態,車身后部出現一個縱深1.85米的純平空間
試想一下,收起第三排座椅,然后將中排座位沿著超長滑軌挪至最后——此時,乘客將獲得堪比遠程客機頭等艙的乘坐空間。一般而言,這是少數豪華四座MPV才能實現的功能,通常需要專門定制。然而在格瑞維亞上,卻可以輕松實現標準7座與超大空間4座的無縫切換。
說完空間的優勢,就應該聊聊格瑞維亞的另一大優點——燃料經濟性。
其全系搭載豐田第四代THS-II混動系統(2.5L發動機+電機),系統綜合最大功率183kW,WLTC理論綜合油耗低至每百公里5.9L。而實際駕駛過的朋友都明白,格瑞維亞的油耗之低往往給人一種“這怎么會是MPV”的感受。
以朋友的長假之旅為例,整個行程約2200公里。滿油出發,沿途加油兩次,回到家時油箱還剩大約可行駛300公里的燃料。平均下來,這臺全程滿載的MPV百公里油耗大概8升出頭。

圖|得益于出色的動力系統,格瑞維亞的油耗也是一大亮點
開過MPV的朋友,應該都明白滿載狀態下這個油耗水平有多驚人。關鍵加的還是92號!
傳承四代的名車
對那些目前已為人父母,真正需要為家庭購買并經常使用MPV的中國七零后、八零后以及部分九零后而言,他們對MPV的最初概念,實際正與格瑞維亞有著密切關系。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隨著全面改革深入,國內經濟市場化運行,各類商務接待日益增多。曾象征一個時代的桑塔納等名車逐漸不敷使用。于是,一種擁有精巧側滑門,非常方便乘客上下車,同時具備“子彈頭”造型車頭、車身特別大的豐田車,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視野里。最初,大家給它起了個不見于官方表述的約定俗成的名字——豐田大霸王。

圖|給兩代人留下美好記憶的
這便是MPV車型誕生初期的里程碑式作品,格瑞維亞(GRANVIA)的前身,普瑞維亞(PREVIA)——其名稱取自意大利語,意為“遠見”或“預見”。
其最初以進口車方式進入國內市場,筆者90年代末念初中時,就曾在校園一角的停車場見過一臺。當時其子彈頭造型和雙側滑門配置,曾被年少時的筆者視為“神物”。
普瑞維亞的發展,源于進入美國市場后的經歷。由于美國車主普遍傾向于大排量大尺寸產品,軸距略小于3米、車長4.75米的普瑞維亞在競爭中相比克萊斯勒大捷龍等美國本土車型并無優勢。于是,派生車型SIENNA應運而生。

圖|初代SIENNA
初代SIENNA于1997年末發布,配備六缸3.0L引擎,自上市起就毫不掩飾地把克萊斯勒大捷龍等作為對標車型。
第二代產品,底盤代號XL20,于2003年1月6日在底特律車展首次亮相。與第一代相比,車身尺寸更大,官方宣稱車輛總體積增加了45%,貨物空間增加了39%。起初動力與第一代一致,但2007年改款時升級至六缸3.5L引擎。
2010年,底盤代號XL30的第三代產品在美上市。年輕化和運動化是這一代特征,因此立即受到年輕美國車主的青睞。三代車型當時擁有包括基礎版、LE、XLE、Limited和SE五個版本,空間進一步拓展,直逼自家大哥埃爾法。動力方面,提供一臺直列四缸2.7L 1AR發動機以及六缸3.5升的2GR發動機可選,變速箱也升級至六速。

圖|格瑞維亞引進上市后,一只保持著非常高的市場影響力
2020年上市的第四代,則基于豐田最新TNGA-K架構打造。相比此前型號,在外觀設計、駕駛質感、安全性方面實現了全面飛躍。一汽豐田于2022年末正式引進的格瑞維亞,正是基于第四代車型的高端化升級。
而格瑞維亞這個名稱,在意大利語中正是“雄偉”之意,既是對普瑞維亞經典的致敬,也象征著歷史名車的不朽傳承。
事實上,自引進國內以來,格瑞維亞的市場表現也證明了其優秀血統,以及高度契合國內用戶需求的特性。在MPV這個相對狹窄的細分賽道上,常年保持銷量頭部位置。
回過頭說朋友買車那事。
那次交流結尾,朋友對購買格瑞維亞的評語是:“這車我最大的遺憾是買晚了……也可以說是買早了!”
“買晚”之說很好理解,指的是他家在生完二胎時就該添置,所謂早買早享受。而“買早”指的是上月18日,一汽豐田剛剛推出了2026款格瑞維亞。

圖|2026款格瑞維亞,已經煥新上市
新款格瑞維亞起售價29.98萬元,旗艦版配置升級同時價格直降1.7萬元。配置上,豪華版起即配備后排全景天窗,尊貴版及以上車型配備HUD抬頭顯示。數字鑰匙功能成為全系標配。
此外,新款還增加了配備E-Four電子四驅系統的車型供用戶選擇,其復雜路況通過性更強、乘坐舒適性更好。鑒于當前行業趨勢,一豐方面還為豪華版及以上車型車主送上一份額外禮物——尊享4年10萬公里免費基礎保養。

圖|小區停車位上的格瑞維亞,應該才是該款車最動人的姿態,因為其意味著隨時可以載著一家人踏上旅途
言歸正傳。朋友那句“買晚了,也買早了”的感慨,恰恰道出了格瑞維亞的核心價值。它憑借四代傳承的深厚底蘊,將空間實用性、混動經濟性與駕乘舒適性完美融合,精準滿足了多人口家庭的核心訴求。新款車型的“加配降價”,更鞏固了其超高性價比。
在MPV這個比拼綜合實力的賽道上,格瑞維亞用扎實的產品力證明,真正的“智能”,在于深刻理解并出色完成MPV的最本職工作——為乘客提供舒適的乘坐環境。這正是其能穿越市場周期,穩居銷量頭部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