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國內汽車行業風云變幻,傳統車企在新能源浪潮中備受挑戰。市場份額的劇烈洗牌讓不少合資品牌陷入低谷,有的甚至面臨逐漸邊緣化的尷尬局面。
然而,一汽-大眾卻在風暴中心交出了一份堪稱逆襲的成績單:2024年全年銷售165.9萬輛新車,成為國內合資車企的冠軍。
其中大眾單一品牌更是取得了92.8萬輛的亮眼成績,燃油車市場份額逆勢增長,穩居燃油車市場TOP2。

當我們細細拆分這份成績單,會發現像速騰、高爾夫、ID.4 CROZZ均位居細分市場第一;主力車型探岳、邁騰家族位居細分市場TOP2,數據背后是一汽-大眾大眾品牌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通過多維度的戰略調整實現高質量增長的努力。
事實上,面對一輪接一輪的新技術浪潮,以及競爭愈發殘酷激烈的市場環境,一汽-大眾大眾品牌從“背水一戰”到“智能突圍”,如今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其深挖燃油車潛力、精準布局新能源市場以及體系化創新的結果。
下面,我們將從燃油車堅守、技術迭代和體系能力三大層面,解析一汽大眾大眾品牌如何在劇變中找到新生存法則。
(1)“背水一戰”:燃油車的最后高地
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超過50%,傳統燃油車市場持續萎縮。面對這種不利局面,大眾品牌并未一味追隨新能源風潮,而是選擇深挖燃油車市場的最后潛力,以穩住自己的基本盤。
從數據來看,速騰、高爾夫和邁騰等經典車型的市場表現依然強勁。
例如,速騰全年銷量24.1萬輛,占A+級轎車市場的33.2%;高爾夫的銷量達到4.2萬輛,占細分市場44.9%;邁騰兩代同堂銷售,全年銷量17.5萬輛,穩居細分市場第二名。

這樣的成績并不僅僅來源于產品的穩定表現,更得益于一汽-大眾大眾品牌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把握。
在低端市場,大眾品牌果斷調整價格策略:寶來降到8萬元以內,探歌降到12萬元以內。這種“放低身段”的策略讓其在新能源車沖擊下依然保留了一席之地。

然而,價格調整的背后,大眾品牌車型的產品力也在同步提升。
例如,寶來和探歌雖然價格下探,但在配置上并未妥協,反而以更高的性價比重新定義了細分市場標桿。
寶來配備了EA211 1.2T發動機,不僅動力輸出平順且油耗表現優秀,成為入門級家用車中的高性價比之選。而探歌則標配EA211 1.4T發動機,動力表現明顯優于同級競品,同時配備了更加智能化的車機系統和安全輔助功能,為用戶帶來超出預期的駕駛體驗。
在中高端市場,速騰、邁騰和探岳等車型則通過價格調整保持了合資品牌的高端定位,并進一步增強了產品競爭力。
例如,速騰全系升級了智能駕駛輔助功能和內飾材質,不僅提升了駕乘舒適性,還增強了科技感和豪華感。邁騰則以其標志性的空間優勢和全新智能座艙系統,繼續引領細分市場。

高爾夫則以相對堅挺的價格,穩居小眾市場領軍地位,展現了其不可替代的品牌價值。其搭載的1.5T高效發動機及動態底盤控制系統,不僅保證了駕駛樂趣,更為消費者提供了無可比擬的操控體驗。
這種“精準價格戰”與產品力同步提升的策略,既避免了某些合資經典車型固守高價而被市場邊緣化的尷尬,又通過細分市場的差異化競爭,成功在燃油車最后的紅海中占據了一片藍海。
(2)“智能突圍”:從“共進”到“雙智”
如果說穩住燃油車是確保基本盤,那么智能化則是大眾品牌未來發展的關鍵籌碼。在智能化元年的大背景下,一汽-大眾大眾品牌從“油電共進”逐步升級為“油電雙智”,通過技術創新賦能產品,構建新競爭力。
2024年,邁騰全新搭載的IQ.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成為大眾品牌在智能化領域的一大亮點。
這套系統不僅實現了城市道路與高速場景的全覆蓋,還讓燃油車的智能化體驗接近甚至超越了一些新能源車。
即將于2025年上市的全新探岳L更是體現了一汽-大眾在智能化方面的雄心。新車引入了最新的37W baseline電子電氣架構,實現了從硬件到軟件的全域升級。

更高的CAN通信帶寬、更流暢的車機系統以及先進的加密驗證機制,不僅讓車輛的駕駛體驗更為智能,也為后續的技術迭代打下了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大眾品牌新能源車型的技術升級也在穩步推進。

2025款ID.4 CROZZ搭載了全新的ID.S 5.0系統,解決了此前的卡頓問題,并新增了AR導航和自動泊車等功能。值得注意的是,一汽-大眾通過調整電池材料結構提升了能耗表現和冬季抗衰減能力,體現了其對技術細節的深耕。
與新勢力品牌的“快攻”模式相比,大眾品牌的技術創新顯得更加穩扎穩打。這種體系化研發與驗證的路徑,不僅確保了產品的高下限,也讓其在技術競爭中始終保持領先地位。
(3)“體系化創新”:存量時代的核心競爭力
在存量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大眾品牌憑借其強大的體系能力,不僅實現了內部效率的提升,更在外部市場中保持了獨特的競爭優勢。
近年來,隨著汽車市場從增量轉向存量競爭,行業內涌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存策略。

一種是以激進的價格戰爭取短期市場份額,這往往導致品牌價值和長期可持續性受到嚴重損害。之前寶馬全球唯一的5S店的倒下,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另一種則是以提升體系能力為核心,通過優化渠道效率、創新營銷手段和完善售后服務來尋求高質量增長。一汽-大眾無疑是后者的典型代表。
例如一汽-大眾通過融資紓困平臺、庫存管理優化等措施,幫助經銷商渡過難關,避免了行業內頻頻出現的“關店潮”。
與此同時,其推動“輕量化模式”新店建設,通過縮短新店開設周期、降低成本,實現渠道擴展與穩健運營的兼顧。

此外,創新營銷手段如抖音直播和“營銷道場”的應用,不僅拉近了品牌與消費者的距離,也有效提高了終端市場的轉化率。
可以說,如今大眾品牌的口碑早已從單純的產品層面,延展到服務體驗和用戶信任的全方位塑造。
尤其是在新能源車領域,一汽-大眾大眾品牌通過一系列用戶關懷計劃,例如冬季電池保養服務、免費充電站開放日等活動,不斷增強消費者的忠誠度。
一汽-大眾大眾品牌的實踐表明,以長遠眼光規劃渠道與服務生態,才能真正做到在存量時代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為用戶提供更高價值的汽車生活體驗。
(4)功夫拍案
在2024年這場新能源浪潮的試煉中,一汽-大眾交出了165.9萬輛的銷量答卷,而大眾品牌以92.8萬輛的單一品牌銷量,展現了其在燃油與新能源市場的全能實力。
更重要的是,大眾品牌并未止步于產品層面的競爭,而是通過精準的用戶洞察、創新的營銷手段以及體系化的服務網絡,構筑起了強大的市場護城河。
未來,不論是存量市場的博弈,還是技術變革的浪潮,大眾品牌的體系能力和創新策略都為整個行業樹立了標桿。它的成功,不僅是一家合資車企的勝利,更是傳統汽車品牌在新舊時代交替中的生存啟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