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誰也沒想到,「攬勝」這一詞直接把國產新能源車圈的開年給包圓了。
最近,一大批國產攬勝來襲,諸如「坪山攬勝」、「蕪湖攬勝」、「番禺攬勝」、「濱江攬勝」等一系列大型 SUV 集中預熱,但來得最快的,還屬是「杭州灣攬勝」。
上周,領克亮相了在并入極氪體系后的年度首款新車,這款內部代號為 L946 的新車正式定名為領克 900。
定位大型旗艦六座插混 SUV,基于全新 SPA Evo 架構打造,整車尺寸達到了 5240*1999*1810mm(長*寬*高),軸距長達 3160mm。
不同于領克過往任何一款產品,領克 900 稱得上是一臺龐然大物。

領克 900
SPA Evo:全面、精巧
大型插混 SUV 市場,我們需要提供更寬敞、好開、安全、智能的體驗,領克認為有且只有旗艦架構才能夠做好這件事。
并非每家車企都能夠做好這件事,因為架構需要大量的技術積累和創新,領克則是業界公認的「架構專家」。
吉利集團副總裁康國旺告訴我們:從 CMA、SPA 再到 SEA,領克對燃油、插混以及純電動力完成了架構全覆蓋,依托過往 30 多年的技術積累,吉利在 SPA 的基礎上推出了 SPA Evo,「Evo」是進化的意思。
SPA 架構全稱是 Scalable Premlun Architecture,意為可擴展的平臺架構,由沃爾沃開發,共計耗資 110 億美元。
在 SPA 架構的賦能下,誕生了沃爾沃、領克多款經典車型,截至目前已經積累了超過 240 萬名車主用戶。

SPA Evo,「Evo」在哪里?
領克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林杰,曾在接受媒體的采訪時,談到了 SPA Evo 架構在領克首發的初衷,他說:
領克 09 基于 SPA 架構打造,我們對于 SPA 的安全,包括工程團隊、用戶都對這個架構特別認可。進入到智能化時代,大車用戶的需求已經不局限于好開了。
原來 SPA 架構給大家帶來了特別好的駕控、性能以及安全表現,但現在很多消費者,特別是中國消費者,把大車當成了移動的家,一款大車的舒適度、智能化成為了關鍵。領克 09 上市后一年左右,領克就迅速進入到了 SPA Evo 架構的研發,我們洞察到了這個細分市場,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確實對領克 09 反思了很多,最大的反思就是空間,在開發 900 的時候,就瞄準著用戶潛在的痛點開發,雖然還只是架構的發布,但我們依然展示了很多創新場景,解決用戶實際用車問題。
空間革命,成為了 SPA Evo 的首要標簽:
在領克的規劃中,SPA Evo 架構將專注于大型電混產品,只做軸距 3050mm 起、車長超過 5 米的大型豪華車。

康國旺認為,大空間并不是簡單地加高加寬,而是通過技術的加持,在相同的車身尺寸下做出比同級更大更靈活的空間。
領克工程團隊通過重新設計踏點到輪心結構,以及后橋高集成大功率六合一電驅的研發,將 SPA Evo 架構車型的空間利用率提升至 88%以上,相比其他同級別車型多出了 2 個百分點,以此換算,可以額外釋放出 60mm 的空間。


領克 900 三排座椅
想要以 SUV 的車身做出 MPV 的空間表現,肩部空間尤為重要。領克 900 的二排通道寬度相比同級競品多出了 20mm,工程團隊在對后懸架結構優化后,將其三排的乘坐寬度做到 1.1 米,比同級產品多出 50mm,滑動空間長達 125mm,支持 155 度大角度后仰。
為了做出二排超大純平地板,領克 900 將會搭載高能量高密度電池以及扁平大油箱,最終其二排滑軌長度長達 550mm,內部縱向高度近 1.3 米。

對于領克來說,代表旗艦水準的 SPA Evo 既是全面,還是精巧。
在此前的發布會上,康國旺有一句話頗有意思,大意是:對于造好底盤而言,諸如空簧、CDC 等外掛設備更多是錦上添花,盲目的堆料做不了好的駕控,基礎硬件設計才是架構關鍵素質所在,而領克更注重從底層邏輯優化。
領克工程團隊針對懸掛硬點、襯套結構等關鍵部件優化,確保了 SPA Evo 車型的運動效率以及路感要求;領克 900 將會搭載同級唯一閉式雙腔空氣彈簧,Super AI 數字底盤,支持智能識別路況、毫秒級主動調節,自動匹配多種駕駛模式。

領克 900 分化將提供雙平臺車型:后輪雙電機平臺、座椅長滑軌平臺。
前者側重駕控性能,后者則滿足家用空間。
領克 900 預計將會擁有 3 套動力系統,分別是 2.0T 發動機+三電機、2.0T 發動機+雙電機以及 1.5T 發動機+雙電機,系統綜合最大功率為 630kW、540kW 以及 530kW。
領克,為什么要造 900
回顧領克過往的產品風格,有兩個詞可以概括其序列特質:新銳克制、鮮明多樣性。
比方是強調運動的 03 系列、Hatchback 的鋼炮系列、前衛先鋒的 08 系列,主打都市機能的 06 系列,以及專注家用的 09 系列等等...
但領克 900 這臺車,不論是車身尺寸,還是產品命名、定位,都顯然跳脫在這兩個特質之外,一些質疑難免會催生:
這么大的車,還是領克嗎?

我們先回歸到最本質的問題,領克為什么要造 900?
領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穆軍,親自回應了這個問題,他說:
領克要在 2025 年首發大型高端 SUV,是因為用戶需要,我們關注到市場對大型 SUV 的需求日益增長,去年有超過 110 萬名用戶選擇了大型 SUV,其中混動 SUV 超過了 79 萬,我們預計 2025 年會有近百萬名用戶選擇大型混動 SUV。
穆軍說的沒錯,據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2024 年,狹義插混 + 增程式動力分別在 30-40 萬、40 萬以上市場拿下了 26%、30%的市場份額,遠超同價位段的純電份額。
以理想 L9、問界 M9 為代表的大型插混、增程 SUV 正在崛起,成為新能源市場中新的利潤奶牛。

穆軍認為,傳統豪華大型 SUV 以及現有的新能源大型 SUV 產品,都存在著偏科、不夠全面的問題,他說:
傳統豪華大型 SUV,性能有余,舒適有余,但智能不足;而新興的新能源大型 SUV,普遍智能有余,卻性能不足,但領克的旗艦敢做不同。
除卻領克對空間、駕控的定義以外,與同級絕大部分競品車型相比,領克最大的不同是在這個最不浪費筆墨描繪個性的細分市場里,繼續演繹著年輕與獨特。
領克設計全球負責人 Stefan Rosen 這樣描述領克 900 ——
900 比領克以往的車型擁有著一個更宏偉的命名,因為它在很多地方都要更加出色,這是立足全球設計的大車。這么大的一輛車,還是領克嗎?這是肯定的。

領克設計全球負責人 Stefan Rosen
領克 900 有幾處獨具巧思的設計,不得不提:
首先是在色彩搭配上,領克 900 以時間為界,截取午夜 0 點到清晨 9 點時間段的光線變化為靈感,推出了 5 款車身配色:極夜黑、云晞灰、晨暉藍、拂曉白以及曜日銀。
其中晨暉藍選取了日出前 30 分鐘的藍調時刻,完整呈現了由綠到藍的明暗變化,配合金屬漆感,使得整車在陽光下呈現出熠熠生輝的質感。
以時間為靈感的設計理念,同樣延續到了內飾的配色搭配。車內以一天的時間為界,分化出了三種配色:赤霞橘、日光米、星夜黑,足夠精巧的是,領克首次在頭枕處采用了臻奢光織面料,以光線折射的變化表達質感。

另一個巧思在于,相比領克過往的造型風格,900 這款車更倚向領克純電產品的設計理念:
領克 900 的正臉中央,有一條存在感極強的貫穿式燈帶,領克設計團隊采用了超過 10000 顆 LED 燈組構建出一塊主動式交互顯示屏,支持車主進行 3D 設計、自主編寫內容。
在車尾的智感流光交互尾燈,領克則采用數量不菲的 2000 顆 LED 燈珠構筑出了像素化的燈光效果,同樣支持自定義、個性化功能,與貫穿式的帶狀前屏相互呼應,辨識度與新鮮感兼具。

領克 900 后燈帶

領克 900 的「天地門」
所有的這些刻畫年輕、獨特的細節構思,都在證明:領克,還是那個領克。
從 2017 年品牌創立至今,8 年的時間,領克累計積累了超過 133 萬名車主用戶。
而領克在 900 上不惜濃墨重彩表達個性的底氣,皆來自于從前那一批意氣風發、銳意進取的年輕人們長大了。
領克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林杰,曾公開透露過領克內部對 900 的銷量預期,他說:
極氪與領克的定位不太一樣,前者豪華,后者高端,兩者的目標市場、整體定價、造車架構都不一樣,總的來說,極氪、領克的大型 SUV 都會極具競爭力,相互形成互補關系,我們也能夠更好地去覆蓋大型 SUV 市場。
的確,在市場份額上我們這款車不會像 A 級車一樣占據很大的比重,但領克 900 的目標是要進入到細分市場的前三,這是領克的銷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