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重點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呈現出分化趨勢,多城二手房市場的表現不及新房市場。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記者采訪發現,“以價換量”仍是二手房市場的主流。由于不少置業者期待出臺放松政策,導致市場觀望情緒更濃。

二手房市場競爭加劇
中指研究院最新發布的“百城價格指數”顯示,5月份百城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6815元/平方米,環比增長0.30%,同比增長2.56%;二手住宅平均價格為13794元/平方米,環比跌幅擴大至0.71%,同比下降7.24%。與此同時,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量環比普遍有所回落,同比增幅收窄,多地二手房掛牌量也持續維持在高位。
“經過‘金三銀四’之后,二手房需求特別是學區房的需求相對減少,而且5月本來也是傳統的樓市淡季,客戶自然就少了一些。”在深圳福田區,幾位資深的房產中介經理對記者表示,“目前二手房的價格變動不大,‘以價換量’仍主導市場。”
在一些新房營銷中心,有購房者也對記者表示,目前號稱“好房子”新規之后的項目越來越多,高得房率成為主要標簽。在價格和地段等條件類似的背景下,購房者更愿意選擇高得房率的新房。此外,記者梳理發現,在多個重點城市的二手房市場,“樓齡”較新的次新二手房成交都比較活躍。
有業內人士表示,由于新房市場政策的調整和開發商讓利,可能會有一些購房者轉向新房市場,導致二手房市場的競爭加劇。如果二手房掛牌量繼續增加,可能會倒逼二手房價格繼續回落。
據58安居客研究院的數據,截至2025年5月底,百城二手房掛牌量達到271.8萬套,同比增長15.8%。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4月以來多地二手房掛牌量繼續增加,并出現大戶型在市場掛牌量增長的現象。“部分業主置換需求增加,使得掛牌量有所增長,而改善型新盤的入市,與存量房的競爭效應變得明顯,加上愿意降價賣房的業主有所增加,導致二手房價格調整較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