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古老的河西走廊一路向西,從海拔2261米的西寧出發,穿越祁連山脈的崇山峻嶺,途經壯麗的祁連峽谷,橫跨酒泉廣袤的戈壁灘,最終抵達萬里長城的西端——嘉峪關。全程600余公里的路程,不僅是對車輛性能的嚴苛考驗,更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壯游。

陪伴我們完成這段之旅的,是一汽-全新。作為大眾品牌全球最大的旗艦SUV,它擁有5168mm的傲人車身和2980mm的超長軸距,搭載最新第五代EA888發動機和4Motion智能四驅系統。在這片曾經駝鈴聲聲的古道上,這臺鋼鐵巨獸將用現代科技重新詮釋"遠征"的含義。

高原初體驗:動力系統的終極考驗
駛出西寧城區,海拔表指針很快攀升至3000米。在高原上開車,最怕的就是動力衰減。很多渦輪增壓車型在這里都會出現明顯的"高原反應",但全新攬境的450TSI高功率版卻顯得游刃有余。200kW的最大功率和400N·m的峰值扭矩,在1700rpm時就能全數爆發。超車時,只需輕踩油門,7速雙離合變速箱立刻降檔,推背感隨之而來,完全不像是在海拔3000米的地方駕駛。

最令人驚喜的是VTG可變截面渦輪的表現。傳統渦輪在高原上容易產生遲滯,但這臺發動機的渦輪葉片能根據工況智能調節角度,使得低轉速時的響應異常靈敏。在翻越海拔3792米的達坂山時,即便在坡道上突然加速,也沒有出現傳統渦輪車那種"踩下油門等一秒才有反應"的情況。DQ501變速箱的換擋邏輯也相當聰明,在連續彎道中總能保持合適的檔位,避免了頻繁換擋帶來的頓挫感。
祁連天險:四驅系統的表演時刻
離開高速公路,進入祁連山腹地的省道。這里的路況開始變得復雜:一邊是陡峭的山崖,一邊是深不見底的峽谷,路面時而平整時而坑洼。我將駕駛模式調至"越野",4Motion四驅系統立即進入戒備狀態。

在一個發卡彎處,右后輪突然壓上一片暗冰。就在車輛即將出現甩尾的瞬間,四驅系統迅速將動力分配至其他三個車輪,車身只是輕微晃動了一下就恢復了穩定。這種干預幾乎難以察覺,卻能在關鍵時刻救命。相比之下,我之前開過的某些日系SUV在這種情況下的表現就要狼狽得多。

非鋪裝路面上,攬境的懸掛表現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的結構經過特殊調校,既能過濾掉細碎震動,又能在過彎時提供足夠的支撐。通過碎石路段時,底盤傳來的聲音沉悶而厚重,完全沒有松散感,這種扎實的行駛質感正是德系車的精髓所在。
戈壁狂奔:舒適與操控的完美平衡
進入酒泉地界,景觀驟然開闊。筆直的戈壁公路延伸至天際,在160km/h的時速下,攬境依然穩如磐石,方向盤反饋清晰,車身沒有絲毫飄忽感。這種穩定性一方面得益于低重心的設計,另一方面則要歸功于精心調校的電子助力轉向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如此高速下,車內的靜謐性依然出色。除了些許的風噪,發動機聲音和路噪都被有效隔絕。這種安靜不是通過厚重的隔音材料簡單堆砌實現的,而是源于車身結構的優化和聲學包的整體設計。長時間駕駛下來,耳朵不會有任何壓迫感。
嘉峪關終章:旗艦的真正定義
當夕陽為嘉峪關城墻鍍上金色時,我們的旅程也接近尾聲。回顧這一路,全新攬境最打動我的不是某個單一亮點,而是它在各種極端環境下表現出的全面性。在高原上,它的動力系統沒有被稀薄空氣打敗;在險峻山路上,四驅系統默默守護著安全;在戈壁高速上,它又能提供媲美轎車的操控穩定性。

作為大眾品牌的旗艦SUV,攬境完美詮釋了"全能"二字的含義。它不像某些車型那樣只擅長公路駕駛,也不像硬派越野車那樣犧牲舒適性。這臺車真正做到了既能帶你去遠方,又能讓你在旅途中享受每一公里。
在電動車大行其道的今天,全新攬境證明了傳統燃油車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特別是在西北這樣的偏遠地區,當充電樁還遠未普及之時,一臺動力強勁、續航無憂的高品質SUV,仍然是探索這片廣袤天地的最佳伙伴。真正的旗艦,不是靠堆砌配置,而是能在任何環境下都讓駕駛者充滿信心。而這,正是全新攬境交出的完美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