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中國新能源車市的戰火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在六座純電SUV這一細分領域燃燒。理想i8、樂道L90、問界M8三款重磅車型的密集登場,不僅標志著家庭出行需求與純電技術的深度碰撞,更將一場關于產品定位、技術路線與用戶心智的終極博弈推向高潮。

三款車型憑借不同的產品定位和技術路線展開激烈競爭:理想i8以5C超充和“三排平權”重塑高端純電價值標準,L90憑借換電生態與極致性價比顛覆市場認知,問界M8則依托華為全棧技術構建科技豪華壁壘。
它們的交鋒,既是企業戰略的試金石,更是中國汽車產業從“價格戰”轉向“價值競爭”的縮影。
理想i8
2025年7月底,理想i8作為品牌首款純電SUV正式上市,卻因一場“卡車碰撞測試”陷入輿論漩渦。然而,拋開爭議,i8的產品力依然強悍,甚至通過上市一周后的“閃電調整”進一步強化競爭力。以下從核心優勢、市場定位、爭議應對三個維度,深度解析這款“能越野的小MEGA”的真實實力。

理想i8作為首款純電SUV,產品力呈現顯著優勢與短板并存的特點。其核心優勢包括:1)續航與補能技術領先,搭配寧德時代/欣旺達三元鋰5C電池,CLTC續航720km。行業領先的5C超充技術,支持10分鐘補能500km,配合自建超充網絡(已覆蓋90%高速服務區),大幅緩解純電長途焦慮;
2)智能化配置突出,全系標配ATL激光雷達(探測距離300米,支持256線高精度掃描)和英偉達Thor-U芯片(算力700TOPS),配合12顆攝像頭、5顆毫米波雷達及高精度定位模塊,支持無圖城區NOA、高速領航、自動泊車、130km/h時速下的AEB緊急制動及AES自動緊急轉向;同時搭載VLA(視覺-語言-行為)司機大模型,支持自然語言交互的智能駕駛指令,例如通過語音實現路線調整、自主尋找車位等復雜場景。
3)空間優化。車長5085mm,軸距3050mm,采用短前懸設計(前懸僅885mm),乘員艙空間更大,第二排腿部空間達1050mm,第三排腿部空間達850mm,優于多數競品。
劣勢同樣明顯:
1)儲物設計不足,無前備箱且后備箱容積僅430L(滿員時),弱于競品樂道L90的“前后雙儲物艙”;2)初期配置策略失誤,Pro版減配冰箱/彩電且采用欣旺達電池,引發用戶質疑,迫使上市一周后緊急改配降價.
樂道L90
樂道L90作為蔚來旗下樂道品牌的大型純電SUV,產品優劣勢同樣鮮明。
優勢包括:1)樂道L90車長5145mm,軸距3110mm,提供6/7座布局,第三排腿部空間超過800mm,優于多數競品。儲物空間創新性設計如240L電動前備箱支持露營拓展。此外,二排零重力座椅+折疊桌板、車載冰箱(8.86L)和三排加熱全系標配,細節優化突出。

2)性價比與配置,買斷價26.58萬起(BaaS方案17.98萬起),標配空氣懸架、9氣囊、23揚聲器杜比全景聲音響、高通8295P芯片及17.2英寸中控屏,配置碾壓同級30萬級競品。新車買斷價26.58萬起,BaaS方案低至17.98萬起,和競品相比更能吸引消費者關注。
3)依托蔚來換電網絡(兼容3300+座換電站),補能效率高(3分鐘換電),支持超充(10分鐘補能400km),900V高壓平臺降低電耗至14.5kWh/100km,緩解續航焦慮。
安全性能,鋼鋁混合車身扭轉剛度達38150Nm/Deg,全系標配9氣囊(含三排側氣簾),AEB系統防事故率行業領先。
劣勢包括:
1)后驅版CLTC續航605km/四驅版570km,對比理想i8(720km)和昊鉑HL(700km+)處于下風。
2)智能化局限,純視覺智駕方案(無激光雷達)+單Orin-X芯片(254TOPS),僅支持L2+級輔助駕駛,城市NOA依賴后續OTA,弱于理想、問界的激光雷達方案。
3)電池爭議,混用比亞迪磷酸鐵鋰與寧德時代/中創新航三元鋰電池,性能一致性存疑;BaaS租電模式長期成本高(月租約649元),三四線城市換電站覆蓋不足。
問界M8純電版
問界M8純電版最大的核心優勢在于華為技術深度賦能。
1)問界M8純電版為首批搭載華為ADS 4.0的量產車型,硬件配置包括30個傳感器(含雙激光雷達),1個192線前向激光雷達其探測距離為250米、1個后向高精度固態激光雷達、5個4D毫米波雷達,實現360°無死角環境感知。支持全場景輔助駕駛、智能泊車及全向主動安全,未來可通過OTA升級至L3級自動駕駛。大幅提升了主動安全、智能駕駛輔助和智能泊車輔助的能力。此外,鴻蒙座艙4.0支持三屏聯動、AR-HUD導航及華為生態互聯,智能化體驗貼合家庭需求。

2)續航方面,全系標配寧德時代100度大容量電池,CLTC綜合續航最高達705km,滿足“一周一充”需求;搭載華為巨鯨800V高壓平臺,配合華為600kW全液冷超充技術,15分鐘可補充400km續航,“一杯咖啡時間恢復80%電量”的充電效率,大幅緩解里程焦慮。
首發華為高壓七合一電驅,提供后驅單電機,最大功率227kW與雙電機四驅,前160kW/后227kW兩種版本。采用華為途靈底盤,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獨立懸架,全系標配空氣懸架與CDC連續可變阻尼減振器,支持5檔車身高度調節,提升復雜路況適應性。
劣勢包括:
1)單電機版本動力不足,性價比爭議。入門款(預售價37.8萬元)僅配備單電機后驅(227kW),而同價位競品已標配雙電機四驅。而純電版四驅需選高配(超40萬元),價格直接對標競品頂配。
2)車身儲物空間相對不足。相對于樂道L90(第三排坐人的情況下,后備箱空間達到430L的后備箱空間),理想i8(565L的后備箱空間),問界M8純電車型后備廂只有353L(常規)。在滿員出行的情況下,問界M8確實有些不太夠用。
百姓評車
2025年的六座純電SUV戰場,既是產品力的短兵相接,更是產業思維的大考。理想i8的、樂道L90和問界M8通過各自的產品特點,分別鎖定了家庭用戶、務實中產與科技精英三類核心人群。它們的競爭和共存證明了一個事實——高端新能源市場沒有絕對贏家,只有更精準的價值定位。未來決勝關鍵,在于能否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可持續的用戶獲得感:或是如理想般用超充網絡兌現“長途自由”,或是如樂道般以換電生態實現“成本最優”,又或是如問界般借智能互聯重塑“生活儀式感”。
這場戰役的終極價值,或許是將中國汽車產業從“內卷式價格戰”推向“價值創新”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