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過去兩年全球銷量第一的車型,特斯拉Model Y雖然在輿論場中的聲量遠不及小米、問界和理想,但在銷量上還沒輸過,上個月國內又輕松達成超3萬臺戰績,包含出口的產能也穩定在4.5萬臺以上。
雖然目前不缺鐘情特斯拉品牌的買家,但“美國新勢力”不想穩坐釣魚臺,尤其考慮到樂道L90和理想i8將純電三排座SUV市場炒熱,特斯拉也需要不一樣的Model Y。
所以,貼著“Model YYY”銘牌、有中排獨立座椅和第三排的Model YL上市了。

上個月,當Model YL出現在工信部新車目錄的時候,就已經引起了消費者的關注。雖然它不是特斯拉的第一臺三排座SUV,除了Model X之外,Model Y的上代產品也打出過七座牌,但當時只在北美市場選裝,并且由于憋屈的三排只限“腿部截肢”的乘員使用,頭頂和后風擋無縫銜接,可以說把任何人塞進它的第三排都是謀殺,所以我們很少能看到七座版本Model Y,特斯拉也沒有把它帶到中國。
但這一次,特斯拉想要讓Model YL成為合格的六座SUV。
Model YL的第三排,設計目標是讓187cm的人都可以坐得進去,實際體驗下來,我覺得真是這個身高的朋友,可能需要調整坐姿才行——在將靠背電動調節到最仰的位置后,以我174cm的身高,距離頭頂的尾窗還有一拳的空間。
是的,坐在Model YL的第三排時,和過去Model Y的七座版一樣,你的頭頂就是玻璃。好消息是,這盡可能地優化了頭部空間,也可以和加大的三角窗結合,給第三排乘客帶來更通透的視野,但毫無疑問,這也對特斯拉后窗鍍銀玻璃的隔熱能力提出挑戰。

不過特斯拉依然在有限空間內挖掘潛力,除了車頂抬高了44mm,Model YL在寬度保持在1920mm的情況下,增寬了20mm橫向空間,使得第三排兩位乘客不至于看起來摩肩擦踵,太過于親密。而在把Model YL中排座椅調整到一拳多的位置后,我坐在最后一排的膝部空間也有一拳的樣子,基本符合外界對3米軸距的預期。相對能優化舒適體驗的地方在于,我能把腳輕松塞到中排座椅下的縫隙,稍微增加大腿的支撐,同時中央通道也成為舒展坐姿的自留地。
中央通道的存在,讓Model YL進出第三排的便利性優于七座車型,不過因為縱向空間不高,通道的寬度也一般,而且二三排地板還有落差,所以對乘客的體型和靈活度還是有要求。但綜合來說,特斯拉給到的第三排座椅舒適度是合格的,除了坐墊長度偏短外,靠背能支撐腰身,填充也不是特別單薄,保障了基本的舒適性,中短途使用沒壓力。配置方面,Model YL在第三排也提供了加熱功能,C柱設置了空調出風口,座椅下方還有獨立的充電口,也支持兒童座椅安裝。另外,Model YL的第三排也覆蓋了安全氣囊,特斯拉還增加了底板鋼梁,強化整車剛性,沒有失去對最后一排乘員的保護欲。

當然,我不能說Model YL的第三排十分舒適,和理想i8、樂道L90對比的話,乘坐體驗確實稍差一些,但它的空間和配置還是優于漢蘭達這類傳統七座SUV,滿足大多數日常通勤場景。
如果沒有長期坐五個人的需求,你可以把Model YL當作大四座SUV,這次特斯拉的第二排也有驚喜。

相比于Model X好看不好用的單薄中排座椅,Model YL的兩張獨立座椅擁有更好的填充,人體工程的舒適度甚至比Model Y還好些。而且在功能上,特斯拉也難得大氣,除了有加熱和通風,還創新的提供了電動升降的內側扶手,這個扶手可以在任意高度停止,符合不同身高乘客的需求,但不算很柔軟,也沒有附帶其它功能。還有一點,Model YL的電動靠背調節達到125度,雖然不是“零重力”,但多少能舒展一下身體,而且以我的身高來說,布置在B柱的安全帶沒有勒脖子,行駛過程中也能使用。

有個細節可以再強調一下:Model YL的二三排除了能通過物理按鍵調節,還可以在屏幕上完成電動調節放倒。使用一鍵放倒,前排座椅會自動調整到合適的位置,但手動調節時沒有防夾功能,會直接頂上前排椅背,尤其車內有兒童的話,在調整座椅位置的時候,需要乘員格外小心。

三排座SUV的后備箱一向是儲物重災區,但Model YL滿載6人的情況下,后備箱可以再輕松塞進一個人的程度,如果一鍵放倒第三排當作四座車的話,完全可以應對大多數采購場景,想要最大載物能力,Model YL的第二排也可以在后備廂一鍵放平,形成2539升的大空間,比Model Y多了517升。這次特斯拉還設計了帶有磁吸的后備箱蓋板,想要使用下沉空間的時候可以貼在第三排椅背,省去收納的難度。


前排座椅的部分,Model YL也有升級,雖然還是一體式的運動造型,但是它和第二排獨立座椅一樣,有了可以上下滑動的頭枕,針對不同身高的乘員可以更好的貼服后腦勺,而且這次特斯拉還增加了腿托,不過它主要是針對大腿支撐的延伸,有點像寶馬的風格。

配置方面,Model YL同樣有一定強化,比如前排中控屏幕加大到16英寸,分辨率同步提升了近30%,肉眼看也許不太明顯。另外特斯拉這次也史無前例的對前排無線充電進行升級,從兩個合計15w的充電板,換成同時支持50w+30w的快充,不僅功率起來了,也有了風扇降溫。

還有就是靜謐性,Model YL依然有前后雙層隔音玻璃,另外特斯拉還在更換新的低風阻輪轂樣式后,換上了單條價格近1500元的19寸馬牌EC7S新能源專用靜音胎。
這次特斯拉也給Model YL音響升級,除了車頂增加兩個揚聲器,前排扶手位置也改造出中置揚聲器,不說的話可能都看不出——我試了下,音量開大后不會讓中央扶手振動,但確實讓不同座位的聲場都更好了。

至于設計,此前駕仕派已經在Model YL亮相時有分析,它在B柱之前都和Model Y保持高度一致,主要是讓車頂曲線在B柱的中央頂點實現更平滑地過渡,把加長的部分留在后翼子板區域,后三角窗也擴大面積,讓第三排乘客有了更寬裕的空間和更開闊的視野。

車尾方面,由于整體車高的變化和側向的調整,Model YL尾門面積也明顯抬高和加大,弱化了原本就不多的層次感之后,它在視覺上顯得頗為敦實、笨重,只能靠漫反射尾燈和大尺寸的黑色擾流翼,保持些許科技感。


總體來說,作為近5米長、超3米軸距的中大型SUV,Model YL依然是典型的特斯拉風格,沒有過度設計的簡約感。

最后可以說一些看不到的地方。
比如,這次Model YL總算用上了CDC可變阻尼懸架,我很期望能改善它的舒適性,未來普及到3和Y。我了解的信息是Model YL只有19寸輪轂的選擇,但后輪加寬到275mm,應該也是特斯拉想要達成更穩定的直線行駛。不過已經有海外媒體拍到Model YL在紐伯格林路試,說明特斯拉對它的駕控表現也提出了高標準的要求。

有了更長的3米軸距,Model YL這次塞下了82度的三元鋰電池,最終做到和全輪驅動長續航Model Y基本相同的751km續航。LG電池組465kg的重量,只比78.4度電池組重17kg,而Model YL整備質量和相同動力的Model Y相比只高了96kg,說明特斯拉在體重控制上依然做得不錯。
也正是因為更重了,所以特斯拉對前后電機分別增加了5kW和4kW功率,但Model YL極速仍維持在201km/h,4.5s的零百加速比全輪驅動的Model Y慢了0.2s,體感上不會太明顯。
駕仕總結:
我仔細看過特斯拉的銷量數據,Model Y長續航全輪驅動版每個月能賣7000臺左右,是目前30-40萬純電SUV銷量第一的單一車型。
所以特斯拉在30萬以上市場去競爭,是沒有歷史包袱的,而Model YL前期傳播一直說是“40萬級”,但剛公布的價格卻定33.9萬,和理想i8基本一致,對比Model Y算是“加量不加太多價”。

很顯然,Model YL會和問界M8純電、理想i8、樂道L90甚至BaaS后的蔚來ES8短兵相接。面對特斯拉還未涉足的全新市場,Model YL靠33.9萬的價格,還能不能再守六座純電SUV的光明頂?在小米進場前,這將又是中國車企慘烈的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