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資本重組:從參股到控股的戰略躍升
2025 年 9 月 29 日,富臨精工與寧德時代聯合公告,擬對江西升華進行增資擴股。根據方案,寧德時代將注資 25.63 億元,持有江西升華 51% 股權,成為控股股東;富臨精工注資 10 億元,持股比例降至 47.41%。這一交易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標志著寧德時代在磷酸鐵鋰材料領域的布局從 “參股合作” 升級為 “絕對掌控”。
此次資本運作的核心在于治理結構的重構:增資后江西升華董事會由 7 名董事組成,其中 4 名由寧德時代委派,董事長和財務總監均由寧德時代提名。這種 “4+3” 的席位分配,確保了寧德時代在戰略決策、財務管理和技術路線選擇上的主導權。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寧德時代半年內第二次投資江西升華 —— 今年 3 月其以 4 億元入股獲得 18.74% 股權,兩次合計投資近 29.63 億元,凸顯其對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材料的戰略渴求。
從財務數據看,江西升華的經營狀況正在改善。2025 年上半年,江西升華營收 39.58 億元,凈利潤 6378.14 萬元,較 2024 年全年虧損 2836 萬元實現顯著扭虧。這一轉變得益于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產品的市場放量,其現有 30 萬噸中,壓實密度 2.6g/cm³ 以上的第四代產品占比超 80%,可直接適配寧德時代神行電池系列。
二、技術壁壘: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的產業革命
江西升華的核心價值在于其草酸亞鐵法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技術。通過前驅體顆粒形貌調控、納米鋰源懸浮液技術和一次燒結工藝,其產品壓實密度穩定在 2.6g/cm³,處于行業領先水平。這種技術優勢帶來三重競爭壁壘:
能量密度躍升:壓實密度每提升 0.1g/cm³,電池體積能量密度增加約 6%。江西升華的 2.6g/cm³ 產品可使電芯能量密度達 180Wh/kg,較常規磷酸鐵鋰電池提升 16%,完全滿足寧德時代神行電池 “充電 10 分鐘續航 400 公里” 的技術需求。
成本控制優勢:高壓實密度減少導電劑用量 3%-5%,每噸材料成本降低 2000-3000 元;一次燒結工藝較二次燒結降本 30%,良率超過 95%。這種成本優勢在當前磷酸鐵鋰價格戰白熱化的市場環境中尤為關鍵。
技術迭代護城河:江西升華已啟動第五代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研發,目標將壓實密度提升至 2.7g/cm³,并探索與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兼容性。這種技術儲備使其在未來 3-5 年仍能保持領先地位。
在行業層面,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正在重塑競爭格局。2025 年上半年,國內高壓實密度產品月度出貨量超 5 萬噸,占磷酸鐵鋰總出貨量的 18%,預計 2026 年這一比例將突破 30%。寧德時代通過控股江西升華,不僅鎖定了優質產能,更通過技術協同加速行業技術路線向高壓實密度演進。
三、產業影響:重塑動力電池產業鏈生態
寧德時代的此次布局將對行業產生深遠影響:
供應鏈集中度提升:寧德時代通過 “資本 + 長協” 雙輪驅動,已鎖定湖南裕能、德方納米、龍蟠科技等頭部材料企業的核心產能。控股江西升華后,其在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領域的市場份額將超過 40%,進一步擠壓中小廠商生存空間。
技術標準話語權強化:寧德時代主導的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技術路線,正成為行業主流。其與江西升華聯合研發的第四代產品,已被納入神行電池技術標準體系,并通過長協協議要求供應商同步升級產線。
商業模式創新:寧德時代通過 “預付款 + 產能包銷” 模式,將江西升華的產能轉化為 “體外車間”。例如,其在 2024 年支付 15 億元預付款,鎖定江西升華 2025-2029 年 80% 的產能,這種模式既降低了自身庫存風險,又通過資金杠桿放大了對供應鏈的控制。
對富臨精工而言,盡管失去控股權,但通過引入寧德時代資源獲得多重戰略收益:一是緩解資金壓力,江西升華 58.12 億元負債將通過增資逐步化解;二是降低技術路線風險,寧德時代的研發投入將分擔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的迭代成本;三是分享行業增長紅利,若江西升華 2025 年凈利潤達 3 億元,富臨精工按 47.41% 持股可獲得 1.42 億元投資收益,較 2025 年上半年凈利潤(1.74 億元)貢獻顯著。
四、未來展望:從材料控制到生態統治
寧德時代的終極目標,是構建以自身為核心的動力電池生態系統。通過控股江西升華,其在磷酸鐵鋰材料領域的布局已形成 “資源 - 技術 - 產能” 閉環:
資源端:江西升華的草酸亞鐵法技術對鋰資源依賴度較低,可適配低品位鋰礦和回收鋰材料,降低對海外鋰資源的依賴。
技術端:寧德時代正將 AI 技術深度融入材料研發。例如,其與比亞迪聯合實驗室開發的電解液 AI 模型 BAMBOO,已應用于江西升華的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研發,將實驗次數從數萬次壓縮至不足百次。
產能端:江西升華計劃 2026 年前將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產能擴至 50 萬噸,其中 70% 定向供應寧德時代,30% 通過長協供應其他車企。這種 “自用 + 外銷” 的雙軌制,既保障自身需求,又通過技術輸出獲取超額利潤。
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寧德時代的產業鏈整合戰略展現出強大的前瞻性。通過控股江西升華,其不僅鞏固了在動力電池領域的領導地位,更通過技術輸出和標準制定,為中國在全球新能源產業競爭中贏得了戰略制高點。這一案例也為其他企業提供了借鑒:在技術密集型行業,深度的產業鏈整合已成為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